6月30日,应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广州大学庾建设教授、郑波教授和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李佳教授在学院报告厅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蔡礼明教授主持,生物数学团队的教师以及研究生们聆听了报告。
庾建设教授以《Switching discrete model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hange》为题,阐述了通过释放感染了Wolbachia的蚊子,以实现对野生蚊子种群进行压制和替换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在脉冲释放感染Wolbachia蚊子的情形下,运用离散模型研究蚊子种群中Wolbachia感染率动态变化的研究历程。庾教授提出考虑环境异质性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离散的周期性切换模型,以描述Wolbachia在非重叠世代蚊子种群中的传播动态,这其中环境变化为周期性。在报告的最后部分,庾建设教授明确指出了接下来研究中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郑波教授以《Existence and stability of periodic solutions for a mosquito population suppression model with time delay》为题,介绍了在当对野生蚊子种群压制过程中,释放感染Wolbachia的雄蚊的主要目的是要与野生蚊子竞争交配机会,指出了在构建数学模型时引入释放雄蚊的有效交配期的必要性。郑波教授提出了一种包含了释放雄蚊的有效交配期以及野生蚊子成熟时滞的延迟微分方程模型,以此来研究如何通过释放感染了Wolbachia的雄蚊,有效地抑制野生蚊子种群。
李佳教授以《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interactive wild and transgenic sterile mosquitoes》为题,介绍了改良基因的不育昆虫技术(SIT),提出了释放携带显性致死(RIDL)的蚊子的策略。李教授介绍了四种策略,包括早效的双性致命性(EBS)、晚效的双性致命性(LBS)、早效的雌性杀伤致命性(EFK)以及晚效的雌性杀伤致命性(EFSK)。李佳深入讲解了基于不同微分方程的同质蚊子种群模型,并将四种改良基因的SIT的实现分别纳入模型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全面比较了这些不同的释放策略的效果与应用场景。
会后,庾建设教授、郑波教授和李佳教授与参加报告的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就师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全面地解答。